实习系统

基于实训管理平台的南通高校信息化建设实践

在长三角北翼的南通,滨江临海的地理优势与深厚的职教传统相融,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独特土壤。近年来,南通多所高校以实训管理平台为支点,逐步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育人新模式。

实习实训管理系统

产教融合新路径

依托南通“制造业强市”的产业布局,本地高校将实训管理平台深度嵌入校企合作场景。通过平台实时对接中天科技、招商重工等本土龙头企业生产数据,学生在校即可模拟设备调试、工艺优化等实操环节。这种虚实结合的实训模式,既解决了传统实训设备更新滞后于产业转型的痛点,也为企业定向输送了熟悉本地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。

专业群与产业链共频

面对南通船舶海工、高端纺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,实训管理平台成为专业动态调整的“感应器”。例如船舶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平台采集企业维修案例库,动态更新教学项目;纺织专业利用平台VR模块还原大生集团智能化纺纱车间,使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保持同频共振。

实训流程

资源共享破壁垒

针对南通高职院校分布广、专业差异大的特点,实训管理平台构建起跨校资源调度网络。南通职业大学牵头建设的智能制造实训模块,已与南通科院、江苏工院等院校实现设备预约共享;平台内置的方言语音指令系统,更贴合本地师生使用习惯,有效提升了县区院校的数字化资源利用率。

这一系列实践表明,南通高校正以实训管理平台为载体,走出了一条既服务地方经济又彰显教育特色的信息化之路。未来随着南通新机场、北沿江高铁等重大基建推进,这种产教深度互动的模式或将为长三角职教改革提供新样本。

合肥自友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