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州市智慧校园平台如何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?
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,柳州依托智慧校园平台建设,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路径。该平台从教学场景、管理模式到资源整合,全方位支撑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,逐步形成“以智促教、以数育人”的柳州经验。
教学场景创新,激活课堂活力
平台结合柳州工业城市特色,开发了融合本地产业案例的虚拟实训模块,通过模拟生产线、智能交互课件等工具,让抽象知识具象化。教师可灵活调用柳州螺蛳粉产业链、新能源汽车制造等本土化教学素材,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认知,激发学习兴趣。
城乡资源共享,促进教育均衡
针对柳州多山多水的特殊地理环境,平台构建了市-县-乡三级联动的数字资源池。市区优质师资通过远程教研系统与县域学校结对,开展常态化在线集体备课;乡镇学校可实时接入市级名师课堂,让山区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。
智能管理赋能,优化教育生态
平台将校园安全、教务管理等模块与柳州“城市大脑”系统对接,实现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城市公共服务的联动处置。通过无感考勤、能耗监测等智慧化手段,减轻教师行政负担,让教育工作者更专注于教学核心事务。
家校协同共育,传承地方文化
结合柳州多民族聚居的特点,平台开设了“柳江文化”“侗族非遗”等特色数字课程库。家长可通过移动端参与亲子共学,与孩子一起完成壮族织锦数字拼图、侗族大歌云端传唱等互动项目,让地方文化传承融入日常教育场景。
这一数字化转型实践,正悄然改变着柳州教育的面貌。通过智慧校园平台的深度应用,柳州在保留地域教育特色的同时,正构建起面向未来的新型教育生态体系。